欢迎光临 注册 登录 留言 收藏 演示 首页


[配音行业新闻]配音行业:影视配音有出路吗?

http://www.uupei.com  2016/2/21 2:44:59  优优配·配音行业新闻
标签:配音资历 配音经验 配音行业
配音行业:影视配音有出路吗?
  【优优配(www.uupei.com)】“老的配音演员为什么能涌现出声音创造的大师?”优优每日配音行业新资讯,连着看到几个话题都跟影视配音搭上了界。一个是我喜欢的美国动画片《兔八哥》的首席配音演员乔·阿拉斯加春节前去世。乔是个一人在戏里能配多个角色的家伙(这一点可能有点儿像早年上译厂影片里的老程之或邱岳峰),三十多年前他开始给那个烦死人不偿命的主角——“宾尼兔”(字幕里也译“兔八哥”“兔宝宝”)配音,同时他配了那个不输于唐老鸭的倒霉鸭子“达菲”(也译“太菲鸭”),以及那个鸟娃娃“崔弟”。中国影迷熟悉的动画电影《鬼马小精灵》里的鬼娃娃“卡斯帕”也是他的得意之作。这样一个艺人去世,难免让人产生“时光不再”的感慨。

  另一个是春节期间看广告,有的里面出现了孙悟空形象,配音是早年周星驰的御用配音石班瑜本名石仁茂担纲。这跟过去听惯了李扬——沈晓谦风格的“高仿版邱岳峰”相比,颇有一些亲切和新鲜。邱岳峰作为“孙悟空”配音演员的厉害在于,他配完了之后,人们会直接忽略其他演员的工作——比如同为配音大师的尚华,也出色地给孙悟空的动画片配过音,可人们就是记不住。后来再找配音演员,还得按着邱岳峰的路子来。可是邱岳峰和尚华配的孙悟空声音里,能出来一种近似“非人类”的气质,石班瑜的声音里也有。而且石的配音资历也已有三十多年,如果从此逐渐成为孙悟空形象的首选配音,那还真是观众之福。

  第三是不久前看黄磊、姜武、王志文等配音的《功夫熊猫3》,发现如今的演员配音能力确实在提升,不再像陈佩斯们配《宝莲灯》、李亚鹏们配《黑客帝国2》时那么生涩(陈、李个人的表现并不坏,但整体上生硬)。《功夫熊猫》的前两部是上译的专职配音演员在配,声音最有特色的是“娇虎”狄菲菲,陈风配的“阿宝”也有不少影迷,网上也有人在推崇陈奕迅和潘玮柏主配的版本。但我觉得发胖后黄磊的声线和俏皮,可能更贴合“阿宝”的气质。别忘了原版可是个更胖的人在配“阿宝”——杰克·布莱克。由上述这些,联想到近些年媒体时不时出现的、对配音的“追忆似水年华”式的缅怀声浪,就好像这个行业曾经消失了似的。其实,一切不过是人们在文艺转型时期生出的误读罢了。

  关于“配音”和“黄金时代”的种种错觉

  国人尤其是文化人有个习惯:一旦有了点阅历,就忙不迭拿出来显摆。近年对20世纪80年代文化氛围的“神化”即是一例。对此,我曾在写《启蒙年代的秋千》一书时做过分析。有意思的是,关于配音,人们也在无意识中陷入到这种“神化思维”。不少人以为那也是“配音的黄金时代”。殊不知,这种印象完全是因为当年引进的电影品种少,会外语的人少,人们不习惯看字幕,一部电影的引进费用也不低,还需要照顾到几千万乃至上亿观众的需求,裁减影片桥段和使用专门的人员配音,便成了那个时代的唯一选择。而且,这种影片加工模式,一用就是半个多世纪!

  人们对配音电影的好印象,其实是几代配音工作者花了几十年的时间累积起来的。在20世纪50年代,它来自于《乡村女教师》、《伟大的公民(上、下集)》、《废品的报复》、《偷自行车的人》、《斯大林格勒战役》、《攻克柏林(上下集)》、《列宁在十月》、《流浪者》、《牛虻》、《警察与小偷》、《王子复仇记》、《保尔·柯察金》以及高尔基的“童年-人间”三部曲;在60和70、80年代,它来自于《红菱艳》、《第八个是铜像》、《多瑙河之波》、《复活》、《勇敢的米哈依》、《卖花姑娘》、《回故乡之路》、《在平凡的岗位上》、《巴布什卡历险记》、《斯特凡大公》、《巴黎圣母院》、《简·爱》、《冷酷的心》、《沉默的朋友》、《警察局长的自白》、《魂断蓝桥》、《鸳梦重温》、《傲慢与偏见》、《基督山伯爵》、《生死恋》、《尼罗河上的惨案》、《望乡》、《追捕》、《未来世界》、《悲惨世界》、《佐罗》、《蝙蝠》、《奇普里安·波隆贝斯库》、《侦察英雄》、《摩登时代》、《苏捷斯卡战役》、《人证》、《寻子遇仙记》、《疯狂的贵族》、《蝴蝶梦》……

  可以说,没有上述影片,没有高博、程之、肖南、张玉昆、杨文元、孙道临、舒绣文、张桂兰、卫禹平、邱岳峰、尚华、向隽殊、徐雁、陈汝斌、鲁非、程引、苏秀、富润生、赵慎之、胡庆汉、于鼎等人创下的配音口碑,也就不会有日后人们对《砂器》、《古堡幽灵》、《卡桑德拉大桥》、《啊,野麦岭》、《英俊少年》、《远山的呼唤》、《两个人的车站》、《摩羯星一号》、《罗马假日》、《虎口脱险》、《最后一班地铁》、《神秘的黄玫瑰》、《姊妹坡》、《W的悲剧》乃至《加里森敢死队》、《血疑》、《阿信》、《黑名单上的人》等影视作品配音成绩的高度重视,童自荣、毕克、杨成纯、刘广宁、李梓、乔榛、丁建华、施融、盖文源、姚锡娟、李扬、简肇强、柏崇新、张云明、冯宪珍、李韫慧等,也不会比他们的前辈更受到如此瞩目的关注和欢迎。

  实际上,当年轻的媒体工作者众口一辞地缅怀当年上译厂的辉煌业绩时,许多人都忽略了几十年来同样优秀的长影、北影以及其他部门的配音工作者。难道大家应该忘了《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》的主配鲁非、葛存壮、雷明和主配《爱情故事》的谭天谦吗?难道大家应该忘了《欧也尼·葛朗台》、《白玫瑰》、《舞台生涯》、《桥》、《沸腾的生活》、《合法婚姻》、《开往克拉列沃的列车》?还有不显山不露水,却能完全融入进角色的王明玉、田二喜、戴学庐、杨晓、林美玉的声音?

  当时间之车驶经20世纪90年代直至今天,内地引进的片源种类和播放形式趋多,一方面懂外语的人多,看字幕欣赏原声的需求越来越高,另一方面影视引进资源的分配也不再按照过去的配给制,优先照顾上译和长影。其实由于大众日常观赏的主平台已由银幕移向电视,而以家庭为观赏主体的影视,始终是需要配音的,所以更多的后起配音明星一直在涌现,只是因为大家过于信赖重复的力量,对他们的注意没有对老明星那么大而已。比如韩力、辛敏航、封锡钧、马小宁(封、马两位曾先后主配剧集版福尔摩斯)、陈红(《人鱼小姐》、《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》、《蝙蝠侠与罗宾》、《变相怪杰》)等。

  传统译制大厂也出人,但未能留住。这里边片源不是唯一原因,更多因素还需要从自身寻找。比如上世纪90年代上译厂,杨晓曾被视为童自荣、施融之后最具实力的小生演员,后来去香港了;被业界看好为“新邱岳峰”的沈晓谦,后来去经商了;狄菲菲能坚持到今天,非常难得。长影配音大师孙敖之子孙佳禾颇得乃父的真传,但已移居北京。目前实力和星味儿最重的团队应该是八一厂,张云明在做导演,明星级配音演员徐涛、吴俊全(《闻香识女人》、《盗火线》、《走向共和》)、周志强(《指环王》甘道夫、《肖申克的救赎》中的摩根·弗里曼),其余如陆揆、陆建艺等也都是今天影视译制作品里的重要演员。配音的黄金岁月只在20世纪80年代吗?真未必。关键是,人们不要预设立场,要学会欣赏不同时代的不同华彩。

  自我定位的转变已不可避免

  自1999年动画片《宝莲灯》和后来《黑客帝国2》邀请电影演员配音以来,有关影视演员和配音演员的配音优劣,一直在影迷中存有争议。其实,孰优孰劣,一切仍是取决于声音与角色的贴合度。老的配音演员为什么能涌现出声音创造的大师?因为他们中有的人具有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(比如尚华、陈汝斌、孙敖),有的还具有颇高的文学艺术素养(比如孙道临、程之、邱岳峰),这些底蕴,恐怕是后来以科班状态走入配音界的新人们不太具备的。在这个前提下配音演员被专业演员“抢饭”,也就一点不新鲜了。

  想想好莱坞的动画片,配音的竟是达斯汀·霍夫曼、罗宾·威廉姆斯、艾尔·帕西诺、凯文·斯帕西、安吉利娜·朱莉这类顶级演员,大家也就知道今天连进口动画片的配音都是非常之难的。这种压力,不只配音演员有,跨界而来的职业演员们身上恐怕更大。毕竟,人家请他们不是看重他们的配音经验,而是银幕前的号召力。一旦失败,显然得不偿失。

  这个世界只要有电视台就会需要配音,有动画片,肯定更会需要配音。想想过去中国人一年能看多少部译制电影?再看看现在电视台每年播多少部动画剧?影视配音的工作量不是少了,而是多了。问题是:怎样赢得观众的喜欢,尤其是拥有多重选择自由的观众的喜爱。配音界、演艺界需要改变自己对配音工作的理解,媒体人和娱评人也需要改变自身看待问题的角度,不能总站在落后于观众的位置上。否则,那就成中国足球了。来源:北京日报
[行业新闻]更多精彩文章欣赏
[配音社区]其它最新美文欣赏
平台公告区
[平台新闻]优优配推出网配行业终极共赢运营模式
关注度:86566人次
[平台新闻]世界卫生组织与优优配的故事
关注度:108389人次